中國的培訓市場火爆兩年后最近有降溫的趨勢,而備受爭議企業內部培訓師似乎正受到很多企業的青睞,熱鬧且混亂的中國培訓市場充滿了吊詭和多變。一時間超級成功學、實戰派專家、拓展訓練專家、權威學者身價似乎有點黯然縮水,由大紅大紫到風光不再仿佛倏忽之間。但通過分析我們得知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是與時下打造學習型組織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遙相呼應的,只不過是目前企業培訓面臨了太多的尷尬困頓和無可奈何,這些短板極大的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和人力素質的提高。
認識程度短視,重視程度有限
通過中國人力資源協會和北方通鑒市場調查公司所做的調查得知,目前國內生機盎然的經濟環境下,竟然還有28%的企業高層認為“培訓沒有必要”,“培訓是給別人作嫁衣”(18%)。“招來的人就應當合乎要求,不必再培訓”(10%)。這說明國內相當多一部分企業根本沒有充分重視企業的員工培訓,雖然走出企業參加行業協會呼吁提高員工素質等等,其實內心根本沒有洞悉培訓的真實涵義。我們知道跨國公司諸如雀巢、寶潔等為國內培養了一批職業經理人,但是他們本身依然強大,而且企業變化輪回出的職業人作業程序依舊在進行,而且更加優秀。相比之下,我們的企業擔心做嫁衣顯得極為幼稚和短視。
因為認識程度不深,對培訓的戰略意義自然一知半解,所以重視程度肯定有限了。很多企業對培訓的評價是趕形式、走過場,多以應付為主。由于缺乏明顯的效果,長此以往培訓就被漸漸視為無用。加上培訓部門缺乏控制培訓過程的權力和對培訓的營銷能力,使培訓在企業和員工心目中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態。企業中還流行“培訓浪費論”的說法,認為培訓是一項昂貴且得不償失的活動,尤其是民營企業認為企業的目的就是利潤,花錢搞培訓完全沒有必要,認為現在高校每年畢業生很多,人才市場供過于求,用人完全可以到市場招聘,投資方沒必要浪費;即使搞培訓也不愿意多掏腰包,盡可能地削減培訓費用。
調查得知,92%的民營企業沒有完善的培訓體系。在培訓管理機構方面,僅有42%的民營企業有自己的培訓部門,而且被調查的企業均是業內有影響有規模的企業,這一比例是令人吃驚的。在培訓制度方面,64%的民營企業聲稱有自己的培訓制度,但是經座談和深訪發現,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承認自己的培訓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訓負責人方面,只有32%的負責人在任職前從事過培訓管理工作;在培訓評估方面,只有36%的企業曾做過二級評估,。在課程體系方面,94%的被調查企業沒有自己的中層管理培訓課程;在教材方面,僅有12%的民營企業設計過中層管理人員專用教材;在培訓設施方面,12%的企業有自己的培訓教室(教室、教學設備等)。在培訓計劃方面,61%的民營企業有自己的年度培訓計劃。大部分的年度計劃都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其中91%的企業每次培訓的計劃是臨時制定的。在培訓時間和經費方面,民營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每年培訓花費時間僅為13小時。培訓經費提取無統一標準,均沒有年度經費計劃,一般是在培訓實施前臨時審批。很多人力資源申報的培訓內容很多一部分因為費用過高而被取消和無限期擱置。
版權所有:成都蜀道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成都網站建設:三以網絡 備案編號: 蜀ICP備14020727號-2
公司地址:成都市二環路東一段14號欣然一街80俊三樓307室 聯系電話:028-86529075 18908034913 QQ:1050722340 1449452122 郵箱:1050722340@qq.com